提升经济绿色颜值,省财政打算这样干
时间:2020-01-14 文章来源: 作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政府部门责无旁贷。积极创新财政金融政策,引导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提升经济绿色颜值,我省财政有哪些作为?近日,在南京举行的江苏省第三次“金环”对话会上,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徐洪林就财政支持绿色金融发展进行通报。
徐洪林表示,2018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一揽子财政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政策。综合运用风险补偿、财政贴息、财政奖补等手段,加强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协同配合,构建了涵盖绿色信贷贴息、绿色担保风险补偿、绿色保险保费补贴、绿色产业企业上市奖励等内容的扶持政策体系。2019年,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江苏省绿色债券贴息政策实施细则(试行)》等四项实施细则,明确了政策实施总则、支持对象、扶持标准、实施程序等,规范了绿色债券贴息、绿色产业上市奖励、环境污染责任险保费补贴、绿色担保奖补政策的工作流程,促进相关工作有序开展。
财政支持绿色金融发展取得初步成效。2019年,省财政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正向激励作用,引导金融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更大力度服务我省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统筹安排相关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支持节能环保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形成“生态+”与“金融+”的叠加效应,引导更多金融资本进入生态环保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效。具体表现在:
生态环保项目保障有力。2019年1-11月,全省节能环保支出284.54亿元,增长13%,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5个百分点。2019年,省财政统筹安排各类直接用于环境保护类资金141亿元,重点支持市县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及减化、船舶污染、畜禽养殖等环境整治难点问题。省本级安排17亿元支持环境监测能力提升、设立环保产业集团、参与国家绿色发展基金。
绿色金融奖补政策逐步兑现。今年,省财政厅首次组织绿色金融奖补资金申报及会审工作,对2018年9月30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首次付息的绿色债券、进入上市流程的绿色产业企业、投保的环责险、担保的绿色债券进行奖补。据统计,共有3支绿色债券提交贴息申请、15家企业提交绿色产业企业发行上市奖励申请、1177家企业提交环责险保费补贴申请、1家企业提交2笔绿色担保奖励申请。通过审核、公示,拨付了奖补资金。后续申报工作陆续启动。
绿色创新业务持续推进。一是“绿色创新投资”业务有序增长。2018年,省财政积极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江苏银行合作,通过“基金+财政+银行”的运作模式,设立了总规模100亿元的“绿色创新投资业务”。该业务不仅为绿色交通、新能源、光伏发电等领域提供财政金融支持,更是绿色金融发展机制的一次创新,被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总结为“江苏模式”。截至目前已有4个项目获得贷款批复,贷款金额合计4.44亿元。二是扎实推进“环保贷”业务。2018年,省财政设立4亿元生态环保项目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为省内企业开展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环保产业发展等项目的贷款进行增信和风险补偿。截至2019年11月底,合作银行累计投放“环保贷”77亿元,放大倍数19倍。共支持污染防治、节能环保服务、生态保护修复和资源循环利用各类项目155个。“环保贷”已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国内绿色信贷知名品牌,合作范围引起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广泛关注。三是省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初步显现。省政府投资基金积极引导市县政府及其他社会资本,围绕采煤沉陷区整治和新农村改造、打造低碳绿色生态城市、绿色能源清洁技术、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重要环保产业,支持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集约化水平高的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和重大环保升级项目,已发起设立6支基金,基金规模80亿元。截至目前,相关基金已投资项目11个,实际投资金额3.62亿元。四是稳步发展绿色PPP项目。支持鼓励市县积极利用PPP模式开展生态环保领域项目建设运营,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融资、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作用,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领域新建项目强制运用PPP模式,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整治等项目鼓励运用PPP模式。截至2019年11月底,全省已入库的环保类PPP项目120个,总投资1097.26亿元,落地项目74个,落地总投资达689.6亿元,吸引社会资本达570.75亿元。
徐洪林表示,下一步,省财政厅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安排资金支持绿色担保、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业务;强化政银合作,针对不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配合相关部门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丰富市场产品供给,更好地服务绿色金融发展;推动建设“绿色金融+大数据”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降低绿色金融管理成本,促进绿色金融更快更好地发展。
(厅金融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