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履职故事丨马海军委员:“绿色委员”守护青海
时间:2022-11-03 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作者:佚名
马海军: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青海恩泽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青海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西宁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青海省律师协会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
我的家乡在柴达木戈壁荒漠腹地。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青海人,我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脆弱性也有着切身体会:破坏环境可能是顺手而为、轻而易举之事;但在高原恢复环境成本高昂,哪怕是种活一棵树,也要付出和内地相比不止100倍的代价……
2018年,我成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如何立足本职工作,履行好政协委员职责?我从工作领域出发,紧紧围绕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着手准备政协提案。
当年夏天,一起与生态相关的案件深深触动着我。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生态红线从严划定。环保督察发现,一家乡村旅游公司的旅游接待点位于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环保部门勒令乡村旅游公司拆除旅游接待点。
乡村旅游公司不服:旅游接待点附近有自然村落、国有林场和省道,同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何只拆除旅游接待点?且接待点早取得行政许可,已开张经营十多年,还被评为县上四星级旅游接待点。
代理此案后,我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案件虽小,但问题复杂,涉及历史遗留问题,也涉及自然保护区的科学划定。我论法说理,反复与双方沟通,最终经人民法院调解,以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态度,以给予旅游公司一定补偿的方式,化解了矛盾。
此案不是孤例。青海省内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多,自然保护区划定中存在哪些问题?历史欠账该怎么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又该如何调适?保障法律实施的配套制度建设该如何匹配?经过思考和研究,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我提交关于修改自然保护区条例的提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予以答复。
2019年6月,青海省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启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围绕国家公园示范省主题,我来到青海省林草局、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等部门,与有关负责同志面对面了解工作实际情况、面临困难,并深入保护地考察。
2020年全国两会前夕,我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支持青海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的提案;2021年10月,国家正式批复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看到意见建议得到落实,尽己所能参与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我感到无上光荣。
修复生态环境,切实维护公众环境资源权益,建立健全生态恢复性司法机制是必由之路。青海三江源地区检察院等司法机关邀请我去培训授课,我在课件中对环境资源类案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重点围绕环境资源类案件公开庭审质证的策略和技巧作讲解,努力帮助检察干警拓宽办案角度、开阔办案思路、提高证据意识、提升案件证据审查能力,助力公诉人在庭审中更好发挥职能作用。
近年来,我还组织律所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参与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开展法律援助等公益性活动,力求在提高公益法律服务的基础上,让公益法律服务更加专业化和常态化。2022年,我们律所探索法律服务新模式,与青海人民生活第一门户网站建立合作关系,在网站推出“问律师”专栏,把公益法律服务从传统模式转向在线化,进一步提升公益法律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回想五年履职历程,因为每年提交的提案主题都是生态+法治,有人戏称我为“绿色委员”。说起来也有趣,我发现“绿色”和“律师”都是“LS”两个字母,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这个和法律打交道的律师注定要成为一个以绿色为底色的政协委员吧!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bgt.mof.gov.cn/zhuantilanmu/rdwyh/dbwyfc/wyfc/202210/t20221027_384817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