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 三医联动赋新能
时间:2023-04-15 文章来源:江西省财政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新余市坚持发挥首批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市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入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动医改工作走深走实、出新出彩。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上升至36.27%,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5.87个百分点;人员费用占比上升至37.19%,较改革前提高12个百分点;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为8.67天,较改革前,门急诊均次费用增长-2.12%,出院患者均次费用增长1.5%,职工年均收入增长近80%。新余改革取得了医院运行机构更活、管理体制更顺、医疗服务水平更高、人民群众受益更多的成果。
(一)高维度强化 聚合医改“能量体系”
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市医改领导小组,将医改工作纳入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范畴,定期研究医改重大事项,调度医改推进情况,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参与医改、支持医改,推动医改工作。
保障“六项投入”。将改革前的市直公立医院历史债务本金暂挂医院账户,市财政负担借款利息。2022年,安排18.74亿元规划实施5个重大医疗卫生项目。目前,5个公立医院完成新院建设或改扩建,37个乡镇卫生院完成新建或改造,380个村卫生室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
划定“四条红线”。划定区域医疗收入、单体医疗机构医疗收入、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增幅“四条红线”,并纳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公立医院绩效考评重要内容。2022年,全市公立医院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分别为264元和8813元,门诊费用较上年下降2.12%,住院次均费用增幅1.5%,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
(二)深层次优化激活医疗“神经末梢”
推进体制创新。组建分宜县医共体、渝水区东部医共体,推行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按人头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医保付费机制。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与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推进乡村医疗一体化管理,村医实行乡聘村用,全部购买养老保险。全面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类保障、二类管理”机制。
推进基层硬件改善。全市所有乡镇卫生室均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其中9个达到推荐标准。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一个规范化的中医馆。每个村卫生室设立一个特色中医角。
推进基层技术提升。每年选派60余名上级医院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帮扶。从市级医院选派高级卫生人才到县级医院挂职。为基层医疗机构引进和培养技术骨干174名,为村卫生室免费培养订单定向医学生238名。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升级。将签约服务费提高到年人均48元,所有乡镇卫生院统一设立医防融合门诊,建立考核奖惩机制。目前,居民签约率达44.01%,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5%,脱贫人口和三类监测对象签约率达96.27%。
推进基层信息化建设。投入2000万元上线“智慧医助”系统。该系统具有辅助诊断、智能语音外呼、实时监管等功能,能够为诊断提供合理化建议,在线筛查诊断有疑义和危重诊断病例,进而推进基层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化、精细化发展。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病历规范率从原来的不足50%提升到96.21%。
(三)组合拳量化注入三医“新鲜血液”
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先后五次调整医疗服务价格1772项,价格平移总量每年达到1.6亿元左右。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较改革前提高12.58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实现了群众就医负担总体不增加、公立医院收入结构逐步优化的改革成效。
严格执行集采政策。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执行4批次药品和5批次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减少群众经济负担8000多万元。拨付带量采购结余留用资金728万元。
开展国家基本药物省级综合试点。全市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含中医医院)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达到37.8%,二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含中医医院)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达到53.8%,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达到83.1%,均达到上级规定要求。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按病种分值付费推广到城乡居民医保,覆盖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相关病种已达到585个。出台《新余市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工作方案》和《新余市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实施细则(试行)》,病种目录库已初步建立,已完成医保费用模拟运行。
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开通9家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院,异地就医结算已覆盖北京、上海、江苏、湖南、广东等19个省市,方便了长期在外居住人员的看病就医。
原文链接:http://jxf.jiangxi.gov.cn/art/2023/4/6/art_39211_44144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