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卓娅·巴合提:接民心、通古今 是我履职的必修课!
时间:2023-12-03 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作者:佚名
“今年我们馆的游客首次突破了10万余人,这不仅是文物工作的新成果,也是我开展调查研究的好机会,你看,这件两汉时期的金马饰件,‘一带一路’倡议越火,它越火!”全国人大代表、新疆阿勒泰地区文博院馆员卓娅·巴合提说。
透过历史的烟尘,畅谈探索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切身感受,从而坚定走好未来之路。
一路走来,她边学习边思考,坚持把“历史论文”写在阿勒泰的大地上,而今年以来的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历程,又给了她听取民意、反映民情,当好人民群众“代言人”的新试题!
人大代表在路上:既心怀“国之大者”,又勇当“行之实者”
“这个金马饰件,在我们之前的讲解中,会提到这是我们的馆标,它见证了两汉时期的中西方交流,现在我们对讲解方式进行了新的结合将历史文物侧重关联到如今的变化。
例如这件文物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可以证明阿勒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现在它可以映照出阿勒泰在“丝绸之路北”大力发展口岸的“前世今生”!这是我履职全国人大代表时开拓出的博物馆讲解新思路。”卓娅·巴合提介绍道。
卓娅·巴合提硕士毕业于新疆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系,2021年,她来到阿勒泰地区文博院工作,负责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馆藏文物研究工作,同时参与博物馆讲解工作。2023年,卓娅·巴合提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她的心里既感受到了这份为人民服务的光荣,又让她感受到了“本领恐慌”。请教了几位“人大代表前辈”后,大家给了她“致胜法宝”—履职“勤”作为。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卓娅·巴合提紧密结合人大代表身份和本职工作,深入开展调研,利用好自己长居阿勒泰的优势,增进群众之间的感情,让自身的人大工作更接地气。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卓娅·巴合提在社区人大联络站倾听民意(受访单位供图)
在涉及群众利益的诉求,她要问得清清楚楚;关系群众利益的事情,她要办得明明白白。在走访入户时,她和群众谈感受、说打算,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与大家交流讨论,这让卓娅·巴合提也感到收获满满。
“水资源的一个综合调配和综合效益的提升,是我在2023年全国两会时提出的建议方向。”卓娅·巴合提说。
阿勒泰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新疆的水资源大区,不论是额尔齐斯河还是乌伦古湖,其水资源利用率都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
“像我们福海县的灌溉区,还有塘巴湖水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提升基础设施完成程度,进一步满足现代化灌区要求,我会建议得有力度,建议的有作用。”卓娅·巴合提说道。
“一地邻三国 四口连欧亚,阿勒泰的区位优势也是非常独特的,‘八大产业集群’以前我也有了解过,但是不够深入也不够真切,成为代表之后参加了自治区组织的实地调研,让我对‘八大产业集群’有了更加立体的认识,同时结合我们阿勒泰地区绿色矿业、清洁能源、旅游产业、农业产业、健康产业以及口岸经济等发展问题,让我的格局提升了,让我对如何履职尽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以专题调研为契机,卓娅·巴合提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奉献自己的力量。
人大代表常在线:锤炼履职能力、砥砺初心使命
在阿勒泰市,卓娅·巴合提每隔一个月,都要参加一次选民接待工作。
“今年我以混编的身份加入了阿勒泰市恰秀路街道红石社区的代表联络站,我已经轮席了两次,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是12条,形成建议并上报阿勒泰地区人大工委,一共是10条。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希望能够发挥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卓娅·巴合提说。
“基层群众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时常会出现的一些难点堵点和问题。比如我们说群众的一些疑问和质询,有可能是因为多部门协调时的信息差,我们代表就是打开环节的一个重要角色。在处理意见建议的过程当中,代表得到有效信息,再去做好政策的宣传,正向的引导,群众心里就有数,办起事来会更加放心。”这是卓娅·巴合提的实践为民“宝典”,也是她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呼声,凝聚群众力量和共识的“代表担当”。
在直面群众的过程中,她把自己在群众中的根系扎得更深更广,多渠道听取各方面的声音,真正做到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真正做到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
递民生、献良策,人大就是一个“大学校”。今年7月,卓娅·巴合提与在疆的全国人大代表一起前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等方式调研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随后的8月份她又去了云南昆明,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人大代表集中培训。
卓娅·巴合提在人大搭建的平台中,理论上更加清晰、政治上更加坚定、履职上更加清醒。当再次回到阿勒泰后,她树立了始终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发声、始终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履职基本功,始终坚持发挥自身优势、用心用力履行职责的使命观念。
“围绕着我的主责主业去建言献策,也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文物的活化利用,通过数字技术可助力文物保护与利用,但我们坚持做智慧博物馆不仅仅是信息化,而需要强调的是智慧管理、智慧展览、智慧服务。”博物馆既是展示历史文化资源的窗口,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面对全国人大代表的新使命和新担当,面对本职工作的卓娅·巴合提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如何把进一步通过数字化手段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并借助技术手段提升文物保护的效率。
人大代表的新课题:让文物说话,让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
“快年底了,工作愈发忙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始了,阿勒泰地区博物馆数字化的二期工程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觉得数字化、智慧化技术对于博物馆资源进校园十分重要。”一边整理资料,卓娅·巴合提一边说道。
入馆以来,卓娅·巴合提坚持将馆内展览与最新的考古成果、研究成果结合起来,讲好文物故事,让天南海北的游客沉浸式体验,并赋予历史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关于如何发挥好博物馆作用,卓娅·巴合提也有自己的思考。
卓娅·巴合提说:“通天洞遗址的发掘工作,是阿勒泰地区重要的考古发现成果,展现了人类约4.5万年前甚至5万年前的生活痕迹,但是如何生动地讲述出来呢,我们今年有了新路子,黍麦相逢。”
“黍麦相逢讲的是碳化麦粒和碳化黍的故事,通天洞遗址中发现的碳化小麦麦粒、大麦麦粒和黍粒,考古学家研究表明,黍是源自东方的一种农作物,而小麦是源自西方,就在距今5000~5200年的时候二者在通天洞中相遇,这次相遇或许就能从侧面反映阿勒泰地区当时已经成为东西方文明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重要通道。从石器到碳化黍,考古遗迹遗物正在向我们实证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新疆地区始终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卓娅·巴合提深入浅出地讲道。
博物馆是展示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窗口。卓娅·巴合提和馆内同事通过开展更高质量的展览和社教活动,向参观者们讲述文物好故事,以创新激活历史文化,以时代精神赓续中华文脉。他们坚持守正创新,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做好陈列展览,不断向公众输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尤其是为青少年打造了互动性更强的历史文化第二课堂。
“今年5月18日我们在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切木尔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进行了青少年的现场互动的一个小课堂,同时进行了线上直播,互动的课堂内容就是以切木尔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喀依纳尔一号墓地为主要的讲述点,并带领现场的青少年跟我们一起了解文物古迹的时代背景、制作工艺以及文化内涵。”说完这些的卓娅·巴合提仿佛又多了一层身份,一位专注历史教育的边疆教师。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卓娅·巴合提与青少年在野外开展互动小课堂(受访单位供图)
在卓娅·巴合提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使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让学生有平台直观地认识阿勒泰地区历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空间历练所学。他们在公共普及上下功夫,让历史文化“活”起来;在研究阐释上下功夫,让传统文化“新”起来,使博物馆资源成为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把新疆人民心声带到北京,把全国“两会”精神传达到基层!在履职过程中,卓娅·巴合提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通过多种形式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增强了人民代表履职责任感、使命感,带着真心躬身前行、务求实效的拉近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展示“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履职风采,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和功效,真真正正当好人民群众利益和意志的“发声人”!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bgt.mof.gov.cn/zhuantilanmu/rdwyh/dbwyfc/202311/t20231128_391843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