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林:把论文写在红土地上
时间:2022-08-12 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作者:佚名
2021年6月16日,李学林在云南省政协十二届二十一次常委会会议上作大会发言。 王德华 摄
李学林: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云南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云南农业发展智库首席专家。
深冬时节,位于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凤山镇顺南村的几千亩茶园长势喜人,绿意葱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搭乘“科技兴农号”列车,这里的景谷大白茶远销各地,撑起了茶农们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这辆“科技兴农号”列车的领航者,是云南省农科院院长李学林。6年前,他所在的省农科院结对帮扶顺南村,从此一系列科技示范扶贫、教育培训扶智等项目在这个村落地实施,通过产业与科技触电,当地曾经荒废多时的茶山茶园重新焕发新机,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11月上旬,记者走进省农科院,与这位学农爱农为农,矢志不渝在云岭农业科技领域耕耘30余载的智慧学者深入对话,倾听他内心深处的现代农业梦。
“我来自农村,是农民的儿子,发挥自身所长,用科技的力量帮助乡亲们富起来,让农村的产业强起来是我的责任和使命。”眼前的李学林,西装笔挺,踏实沉稳,一看就是位学者。交谈中,他对云南省生态保护、科技创新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等课题都有着独特见解。那三句不离“农”的话里话外,透露出他牵挂的四时农事和田野家乡。
梦想萌芽于田野
1966年6月,李学林出生于富民县东村镇一个农民家庭。同每一位60后一样,他身上带有新中国成长初期特有的激情与朝气。
“我的家乡是一个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1936年4月,红二、六军团进入云南境内,决定西过普渡河从元谋龙街北渡金沙江。当红六军团十七师经过富民县东村镇小松园时,与敌军发生遭遇战,以伤亡60余人的代价,歼敌200余人。而一些受伤来不及撤走的战士,就被东村村民悄悄收留。
往后的岁月中,幸存下来的几名红军战士悄悄潜入当地继续开展革命斗争,直到革命成功。小时候,李学林经常听父母讲起红军战士,说他们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最苦最累的活抢着干,把粮食分给困难群众吃,一心一意为穷苦人打天下、为人民谋幸福。
“革命战士身上艰苦朴素、勤奋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是我最早的人生启蒙教育。”如今在李学林的家乡,还建有“红军长征小松园战斗纪念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每天放学回家就打猪草、捡木柴。农忙时节,还下地干活,播种、插秧、拔草、割稻谷,我样样都会。”但令李学林困惑的是,那个年代,农民辛苦种地却吃不饱饭。“作为农民的儿子,我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让全村的乡亲吃饱吃好。”
从此,广袤农村成了李学林的学习天地。小学起,上学路就是2公里。每天上下学路上,伴着山川河流,李学林常常放声背诵课文。饭余课后也是书不离手,田间地头到处是他学习的身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2年,初中毕业的李学林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高中。高中三年,他更是起早贪黑地学习,成为全县乡村中学考取大学的三名学生之一。他埋头苦学的事迹至今还在家乡传颂。
谈起选择农业大学的初衷,李学林引用了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只有真正从农村出来的人,才会真正了解过去的农村有多贫困,了解农民有多善良纯厚,了解他们想过好日子的渴望,那是上代人的集体记忆,更是这代人奋发的初心。
从云南农业大学毕业后,李学林被分配到云南农科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从事果树资源管理及参与野外资源调查。
“那是真正为群众干实事的一次工作历练。”刚参加工作,李学林就参与了所里的科技扶贫工作,来到了丽江市宁蒗县新营盘乡林科所驻村。
“当时去的是云南高寒山区,宿舍没电、没厕所,条件艰苦。”当地的贫困状况令他揪心——
“记得走访一户农户正值寒冬,那家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穿着单薄,冻得瑟瑟发抖,我当即就把身上的毛衣脱给他。”这些景象让李学林更加卖力地蹲点调研、研究技术,最终找到了高寒山区产业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技术。他手把手教会当地村民,成功为当地建成了宁蒗苹果品种园和一批示范基地,培养了一批科技骨干和种植户,增加了村民收入。
正是那次驻村经验,让李学林意识到:“农业要发展,科技是关键。乡村要振兴,科技是动能。让科技之光照亮地头,希望田野才更有希望。”
一次彻悟,便是一生热爱。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李学林与老一辈农业科技工作者一起,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奋斗,参与并见证着云南农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
用科技造福乡亲
从景谷县城往东走60公里,沿途层叠的茶园映衬着蓝天白云,美不胜收,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村落——景谷县凤山镇顺南村随即映入眼帘。
2015年起,脱贫攻坚战在中国大地全面打响。李学林所在的省农科院结对帮扶顺南村。
回想起初次踏入顺南村的情景,李学林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头。“村里的泥巴路混着猪粪牛粪,村民大多住在土房或木板房里,环境脏乱差,满山的茶园纷纷抛荒,全村人口有近一半长期外出打工,是典型的‘空心村’。”
面对全村523户2180贫困人口,无村集体经济、产业空心化,人均纯收入仅2000多元的情况,李学林勉励同事:“农科院有理论、有技术、有品种、有资源,更重要的还有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科技人才队伍。帮助农民脱贫,还有谁比我们更合适?我们应该成为一线主力军!”
要发展致富,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发展什么产业?农民们应该种什么?
李学林带着省农科院工作团队一竿子插到底,入户走访、实地调研、梳理产业……认认真真地完成着每一项工作。
“只有切切实实地弯下身子,真心实意贴近群众,才能摸清实情,把自己所学的科学技术与顺南村实现有效对接,才能发挥技术人员应有作用。”
对自然条件、产业布局等情况分析后,李学林团队找到了症结:新技术新品种普及率低,没有形成生产优势;茶产业管理、销售处于起步阶段;缺技术缺信息……
他们开出了“药方”:应当以茶叶、烤烟和粮食作物提质增效,林下药材、养蜂、种养结合等工作为重点,以培养专业合作社和技术技能培训为抓手,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随后,推广良种示范田,培育发展林下种植,实施茶产业六大改造工程、建设“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景谷)试验站”……一系列科技扶贫项目在顺南村落地实施。
最早感受到变化的是李学林结对子帮扶的“亲戚”——顺南村胡家小组的胡先能一家。
结亲后,李学林与他约法三章:饮食上,保障口粮生产不买粮食吃;产业上,养猪养蜂,管好茶园;生活上,房前屋后种植洋丝瓜和木瓜,进行家庭收支记账。“这么做是让他行动起来,思想上有脱贫动力,手里有脱贫方法。”
实际帮扶中,李学林为他免费提供优良种子,手把手开展养蜂和茶叶技术指导,自掏腰包为其买了两头仔猪、配齐必要生产工具,还为其搭建了电商销售平台。
到了2018年底,胡先能一算:家庭收入仅是农产品这块就突破了10万元,当即乐开了花。
景谷县于2019年4月脱贫。如今,胡先能家盖起了新房,买了汽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说起今天的好日子,胡先能由衷地说:“多亏了党和政府的扶持,多亏了省农科院的专家们和李院长的真情帮助啊。”
如今每每临近春节,胡先能总会打来电话,邀请李学林去家里吃杀猪饭。
自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以来,李学林就向群众公布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带着产业扶贫技术组跑遍了88个贫困县;
他率领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的社员专家,为曲靖市会泽县田坝乡李子箐村投资建设了“农村重楼银行”等项目,书写了当地小康新传奇;
他率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现场培训,培养出一批批农业产业致富带头人;
他创新“生态修复+产业+科技脱贫”、嵌入型新兴产业扶贫、特色高效经济作物种植等发展模式,让科技成果惠及万千群众。
正是有了科技的注入,在高寒山区,维西食用菌、特色蔬菜、中药材等产业渐成规模,宁蒗“小凉山”苹果香飘四方;在怒江,“草果+中草药”“草果+羊肚菌”等草果立体复合种养模式实现亩均综合效益增加40%以上,带动3.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翻山越岭入基层的常态
优良生态、立体气候、生物多样性……云南是公认的农业大省,但并非强省。
多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聚焦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是当前云南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多年前,较早提出“特色产业”这一概念的,便是李学林和他的同事们。
“省农科院作为省政府直属的农业科研机构,一直承担着全省全局性、关键性、战略性重大农业科技问题的研究任务和决策咨询服务工作。”2000年4月,李学林调任院情报所(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任副所长。他率领研究团队,对农业经济、农业工程咨询、产业经济发展规律、产业政策研究等领域展开研究。
翻山越岭入基层成为李学林的工作常态。
“那时每年2/3以上的时间都在外边搞科研,根本顾不上家。”在大部分人眼中,做科研是一项坐冷板凳的苦差事。但李学林却以苦为乐,一头扎入科研理论研究的浩瀚海洋。
此后10年间,《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经济与政策创新研究》《云南省粮食安全综示区建设及实施方案研究》《云南省优势特色产品区域规划》《云南与东盟农业合作研究》等30余项重要农业经济项目研究相继问世,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中最让李学林自豪的,是2002年开展的“云南特色农业发展及对策研究”项目。“现在看起来,这些成果指导了云南20年农业的科学发展。”
“这个研究率先在全省引入并系统阐述了特色农业、优势农业的概念、内涵、外延及主要特征,构建了云南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路、原则、目标,支撑了全省首部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专著的出版,引起了省政府重视,直接用于指导云南特色农业规划和政策制定。”
往往志在巅峰的攀登者,不沉醉于沿途的风景,而是习惯归零再出发。
过去一年,为开展民族地区和边境一线地区特色产业模式研究,李学林踏遍16个州市,深入近60个县调研。
“深入分析了每个民族聚居区域的自然条件、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及科技水平状况,从农业产业培植的角度和科技普及要求,针对每个区域、每个民族开出了产业发展‘处方’,形成了一套产业发展科普丛书。这套书用各民族语言翻译出来,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直接观看视频,很方便的。”
李学林开心地展示着他近来的科研成果,语气中有不加掩饰的兴奋。他身后的书架上,一摞摞的科研论文,一本本的科研著作,一面面熠熠生辉的奖牌,却平静无声地展示着他的学者担当。
政协口碑
李学林是名老政协。每当记者在农业领域有采访任务,省政协领导都会推荐他。“‘三农’方面有什么问题,找李委员准没错!”
口碑背后,是李学林日复一日地履职尽责与夙兴夜寐地潜心钻研。细数这些年的建言成果,既见高度又散发着泥土的气息,蕴含了专家学者的专业智慧,更饱含了“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情怀。
让李学林倍感欣慰的是,去年全国两会他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云南高原河湖流域经济绿色发展的提案》,得到国家相关部委重视。“科技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6部委都对提案进行了很好的回复。”李学林说,这对他作为政协委员坚实履职是一种鞭策。
多年来,李学林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高原特色重点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及科技创新等方面形成的或提案或报告,或源于自身实践,或形成于多年专业研究,或应用于当下现实需要,提交后都很快得到了立案、回复和落实。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是云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学林把关注重点放在了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以及智慧乡村建设这样的具体问题上——
“当前农业‘最先一公里’的关键,是加快仓储、装备与保鲜技术的协同研究。”“通过‘软硬’兼施、信息化驱动,共同解决目前全省农产品流通销售的‘卡脖子’问题。”
现实中,李学林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故事仍在书写……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bgt.mof.gov.cn/zhuantilanmu/rdwyh/dbwyfc/wyfc/202112/t20211203_377172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