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九场新闻发布会回应关注问题
时间:2022-08-12 文章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作者:佚名
132名遇难者DNA如何完成全部比对?搜索队伍又是如何在风雨泥泞中用技术搜索手段对事故区进行勘察监测?3月28日17时,“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在梧州举行第九场新闻发布会,就当前社会各界关切问题进行了回应。
据介绍,事故发生后,公安部立即制定了遇难者个体识别工作方案,搭建了遇难者身份识别DNA专项比对工作平台,组织全国20个省(区、市)公安机关,采集132名机上人员生前DNA样本和亲属DNA样本。
“今天上午9时许,比中确定最后一名乘客的身份,至此,机上132名遇难者身份全部得到确认。”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法医物证技术处处长刘开会说,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派出30人专家组赶赴现场,与广西200余名公安刑事技术人员一起,开展现场勘查工作。目前,132名遇难者的DNA比对工作已完成,遗骸遗物移交方案和分类移交标准正在逐步完善。
风雨泥泞中搜索队伍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对事故区进行勘察和监测?桂林理工大学教授吕玉增介绍,事故发生后,他们抽调了地质、遥感、地球物理、地质灾害监测等4个专业50余名精干力量成立联合技术组,从三个方面为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一是技术人员对事故发生地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地质和水文条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利用无人机对事故区域开展航空摄影进行全自动数据处理,对比分析事故发生前后坠入区的遥感影像;二是开展核心区的地下探测,重点分析了飞机撞击对地表和岩土层的结构破坏、掩埋的飞机残骸探测等问题。组织地球物理探测仪器设备进入飞机坠落核心区进行探测,使用探地雷达等测定飞机撞击对浅部岩土层的破坏,以及飞机残骸的分布情况,并于24日完成数据处理、解译,基本掌握了飞机残骸在地下的大致分布和深度,为研究制定核心区域开挖方案,开展搜寻工作提供支持;三是防范次生灾害,飞机坠落区两侧存在高陡坡,山体斜坡受飞机坠落冲撞和搜寻开挖等影响,部分表层岩土结构变松散,斜坡稳定性变差,在降雨等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崩塌、滑坡灾害。已对事故区斜坡和高陡的道路切坡安装专业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斜坡的动态变化,及时预警避让,保护救援人员安全。
记者从发布会上还获悉,目前,失事航班上的两部黑匣子的相关译码工作正在进行。连日来,搜寻队伍在核心区及周边区域总体开挖土方量达1.7万立方米,在核心区外围区域救援除部署拉网式人工搜索外,还组织了5个无人机航拍搜索组,累计搜索面积约954.6万平方米。截至28日12时,搜寻人员累计出动15640人次,对核心区和周边重点区域进行反复搜索,找到飞机残骸和碎片36001件。同时,累计接待遇难者家属626人,组织遇难者家属累计809人次到事故现场悼念。
附件
关联文件
原文链接:http://czt.gxzf.gov.cn/xwdt/gxyw/t1166953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广西出台人口和计划生育修订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