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破”与“立”的自我革命——安徽省推进零基预算改革纪实
时间:2024-05-17 文章来源:安徽省财政厅 作者:佚名
何为零基预算?这是一个财政专有名词,指的是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也就是说财政部门在编制新的年度预算时,不受以往预算安排情况的影响,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实事求是编制预算。“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自2022年6月以来,零基预算改革在江淮大地呈现星火燎原之势,安徽各级财政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打破财政支出固化格局,全面推进预算管理方式创新、预算编制方法改革、财政资金分配规范。
如今,改革各项重点任务顺利推进,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明显提升,推动经济大船在安徽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破浪前行。
“破”——
从“护盘子、守基数”到“破基数、讲绩效”
零基预算改革首要的便是“不怕碰蛋糕,敢于动刀子”!
零基预算必须打破常年固化的预算基数,基数背后是项目,而项目背后则是一个个支出政策,清理政策就是清理无效的资金使用。
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革前,省级一些领域支出政策较分散,项目资金安排存在重复现象,一些预算部门“护盘子、守基数”,有的政策项目到期没有清理退出,甚至一些陈旧项目资金仍在超期执行;有的部门资金固化到内设处室,“一个处室一项资金”。
安徽零基预算改革打好“铁算盘”,全面清理重塑省级支出政策,清退了长期存续的已到期、已完成任务政策。同时,对冗余的省级预算部门项目进行清理:2023年项目数量较改革前减少482个、下降18.1%。2024年预算进一步清理已到期、任务已完成及绩效低下项目。
例如,农业农村部门将改革前的8个专项、26项资金政策,减少到2023年的6个专项、22项资金政策,在资金总规模相当的情况下,优化了结构。去年整合新增11亿元涉农资金,集中投向“多种粮、种好粮”,大幅提高了粮食生产财政支持水平,今年整合设立3亿元“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专项,这些财政资金的增量,都是通过改革整合出来的。
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顺利进行,离不开安徽省的“顶格推进”。安徽省委书记韩俊提出“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构建该保必保、应省尽省、讲求绩效的资金管理体制”,为改革定调;安徽省省长王清宪多次召开改革研讨会、推进会,部署推动改革。
“省长专门召开预算改革全省性的研讨会、推进会,提级管理、顶格推进相关工作,还是头一次。”安徽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说。
在省级零基预算改革“发令枪”打响后,市县闻声而动。
“从2021年到2022年,两年间开源节流财政资金近80亿元”“从2021年到2024年,市级部门预算项目数量压缩了50%”“财政资金一键直达,惠及企业和个人10.2万次”……
这些,都是自2021年起,芜湖市全面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取得的成绩。芜湖改革做法还成功入选了“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立”——
从“做事先要钱”到“先谋事、再排钱”
零基预算改革后,所有预算支出不再有基数概念,而是以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事业发展目标为导向,以政府当年可用财力为基础,根据资金实际需求、项目轻重缓急、绩效评价情况等统筹核定。政策方面,省政府办公厅以及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全面清理重塑财政支出政策,清理后支出政策向省政府稳经济“30条”政策聚焦,部门制定实施细则,形成“1+N”支出政策体系。
各部门逐步转变“各管一块”“办事就要钱”等传统思维,更加习惯在全局坐标中思考和谋划本领域、本部门工作。各部门在编制预算时提前谋划项目,“先谋事、再排钱”,提高项目扶持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转变了改革前由于编制项目清单不及时导致资金沉淀等现象,资金效益更加明显。
安徽还探索创新了“牵头+配合”的财政统筹整合资金专班运作机制,将科技攻坚、新兴产业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安徽建设、创业安徽行动等10个领域分散的93亿元财政资金,统筹整合设立10个专项,由原来110个部门分散实施改为10个部门牵头实施,并成立工作专班。这10个专班每个都由省领导分管,牵头部门负责,各相关部门配合。
其中,10亿元的省科技创新攻坚专项资金,在集中力量支持全省科技攻关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改革后科研资金装到一个“袋子”里,花给谁,花在哪,方向更明晰,改变了以往科技攻关项目多,支持力度弱、科技资金“撒胡椒面”的局面。
在支持力度上,改革后,科技攻关资金由原来每年4亿元增加到10亿元,单个项目支持强度由原来平均81.7万元提升到469.5万元,提高了5.7倍,特别重大的项目省支持资金可达亿元以上。
近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杨文明正带领学生开展的肝豆状核变性研究,是少数可以治疗的神经遗传病之一。得益于零基预算改革在科研经费方面的发力,这个项目获得了17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
“之前我们的科研经费往往可能是几十万元或者是十几万元,在临床研究包括一些转化研究方面远远不够,零基预算改革过后,我们课题获得的资助的力度大大地增强,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速度和效益。”杨文明说。
2023年,省级统筹整合设立的科技创新攻坚专项资金,共立项支持了287个项目,经费总投入96.5亿元,其中,省财政支持资金15亿元(分3年拨付,2023年拨付10亿元)。
引导市(县)投入资金15.9亿元,带动项目承担单位投入资金65.6亿元。其中,企业牵头和参与的项目数量和资金占比分别达到81.7%和94.8%,较2022年分别增长了13.6个和8.8个百分点,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合”——
从“各自为战”到“下好一盘棋”
4月26日,在长虹美菱大数据中心,大屏幕上跃动着的一组组数据引人驻足。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生产数据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实时呈现,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生产整体节奏及实况,促成整个销售、采购、生产、工艺、质量、物流等环节的互联互通。5G大数据的充分应用,提质增效,让长虹美菱的订单交付能力不断提升。
毋庸置疑,制造业正在进入到互联网+数字化的新赛道。对于美菱等制造企业而言,谁能抓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大趋势,谁就能掌握新赛道的话语权,实现弯道超车甚至变道超车。美菱早在2017年便开启布局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并投入了大量资金为数字化转型“护航”。
“零基预算改革过后,我们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获得的资助力度大大增强,去年我们拿到了200万的项目资金,现已全部投入到大数据中心的升级中去。”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助力美菱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项目资金正是刚刚提到的10个专项资金中的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为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安徽整合原有的工业互联网、5G等专项政策,形成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将41个细分专项精简至12个,2023年省里安排12.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286个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正是零基预算改革让政府能通过资金统筹,更加科学精准安排预算,增强对重大决策部署的财力保障,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民生事。
改革前,各领域政策、资金、工作存在“画地为牢、各自为战”问题,“造桌腿的只管桌腿,造桌面的只管桌面”,最后,腿和面的比例失调或尺寸不合,造成公共资源低效甚至浪费。
改革后,安徽坚持“党委政府定任务、部门谋项目、财政筹资金”的运行模式,推动政策聚焦同一任务、资金投向同一领域、工作聚力同一目标,化“零钱”为“整钱”,有效保障中央及省重大决策部署落地。
2023年围绕民生、科技创新、新兴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编制省级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3类共95项756亿元的重点保障事项清单,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大事要事纳入清单优先保障,2024年清单事项动态调整至81项843亿元,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相较于之前的无偿补助、直接补助,零基预算改革更加注重用政府的力量撬动市场的力量,通过政府引导基金、贴息、担保等市场化方式撬动社会资本的做法越来越多,实现了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
2022年以来,省里从原有的产业领域直接补助、无偿补助专项资金中,统筹162.1亿元,支持组建总规模超2000亿元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预计撬动比例达到1:4。
随着零基预算改革的不断推进,也收获了越来越多部门和专家的点赞。
一些部门表示,通过零基预算改革,把部门项目变成了省政府项目,干了一些多年想干而又没办法干的大事。
评估专家认为,安徽省零基预算改革这种“跨部门协同作战”的创新打法,是一次“理念与技术的变革”,看似是财政改革的一小步,实则是政府协同治理的一大步,创新了政府公共管理领域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新模式。
砺剑淬锋,势不可挡。安徽省财政厅厅长谷剑锋表示,安徽财政将进一步巩固提升零基预算改革成效,探索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长效机制,努力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政支撑。
原文链接:https://czt.ah.gov.cn/czdt/czyw/1494026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我省探索开展非税收入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