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蒙”字标认证、打造品牌工程
时间:2021-10-11 文章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作者:佚名
提起内蒙古,人们脑海里往往浮现出蔚蓝的天空、广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星罗棋布的湖泊、奔驰的俊马、洁白的羊群……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东北、华北、西北。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兴安盟大米、赤峰小米、锡林郭勒羊肉、呼伦贝尔牛肉、大兴安岭黑木耳、乌兰察布马铃薯等一批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全自治区具有原产地保护和绿色、有机认证的农畜产品达1800多种。
2019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讲话。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自治区时作出指示。由此,“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犹如一股强劲东风,在内蒙古广袤大地吹响奋进号角。
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立足计量、标准、认证认可、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职能优势,策划实施“蒙”字标认证、打造内蒙古品牌行动。自治区政府商请市场监管总局批复开展“蒙”字标认证工作。自治区党委明确提出:实施“蒙”字标认证,推动更多优质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按照自治区政府工作安排,市场监管部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协同解决困难问题,合力推进区域品牌建设。
通过前期调研,以及借鉴浙江、深圳、上海、山东等地推进区域品牌建设的先进经验,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确立“高标准+严认证+强监管+优服务”的工作思路,将内蒙古最优质的农畜产品甄选出来,并配套一系列的管控服务举措,让内蒙古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叫得响、立得住、走得远。
构筑“五大体系”框架
内蒙古初级产品多,原字号特征突出,把大批量的农畜产品打造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品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以“五大体系”为总体框架,着力提升产品品质和企业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区域品牌发展。
建立标准体系。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组织60名专家组成工作组,先后深入12个盟市开展28次调研,召开 40次专题会,研究建立了“蒙”字标区域品牌1+N标准模式即通用地方标准+认证产品团体标准,制订60项地方标准,研制10项认证产品团体标准,形成“蒙”字标产品标准体系。
建立制度体系。自治区市场监管局选定由9家相关机构成立认证联盟,研究制定《实施“蒙”字标认证提升内蒙古区域产品和服务质量(2019—2021年)行动计划》等指导性文件;发布《内蒙古自治区“蒙”字标认证管理办法》《“蒙”字标认证联盟章程》《“蒙”字标标识管理规定》《“蒙”字标认证实施规则》等10项制度性文件,确保“蒙”字标认证科学、严谨。
建立产业体系。面对大批量优质农畜产品,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决定严格把关,分批次推出。该局对各盟市申报的56家企业进行3轮筛选,最终为首批“蒙”字标认证的5类产品9家企业授权。通过授权企业示范引领,带动相关产业绿色发展,逐步形成“蒙”字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建立质量管控体系。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利用区块链平台、“蒙”字标认证监管平台和服务企业平台,对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加工、包装、物流运输以及终端销售等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管,完整记录各个环节数据,消费者通过扫码就可以进行产品质量全程追溯。
建立推广体系。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聘请国内一流专业机构,为授权企业提供营销策划和质量管理咨询服务,同时协调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全力推动优质农畜产品品牌发展壮大。
分步分类渐次推进
为解决“蒙”字标获证企业融资难问题,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对接金融部门,帮助4家获证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目前已提交银行审核,初步确定融资金额1.35亿元。
内蒙古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造就了众多的农畜产品。此外,还有衍生的服务业和不断成长的工业。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清醒地认识到,自治区的品牌发展是一个整体,服务业和工业的发展,也需要纳入此次品牌打造行动中来。
该局按照“分步实施、分类指导、试点示范、渐次推进”的原则,逐步扩展“蒙”字标认证领域。目前主要涉及自治区优质农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二期适时扩展到服务业领域,比如旅游业、酒店服务、物业管理等领域;三期扩展到工业领域,比如稀土、煤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
在2021年第十六届东亚国际食品交易博览会上,“蒙”字标认证产品亮相展台,令消费者眼前一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蒙”字标认证产品走出国门,走进千家万户。
原文链接:http://www.samr.gov.cn/xw/df/202110/t20211011_33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