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财政法治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财政资讯

“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赋能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11-05 文章来源:安徽省财政厅 作者:佚名

  11月1日上午,“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赋能高质量发展,在省政务服务中心举行。省财政厅厅长谷剑锋,省财政厅副厅长张丰,省财政厅副厅长左自智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汪晔宇主持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许梦宇 摄)
                
                                              发布人:省财政厅厅长 谷剑锋(许梦宇摄)
                
                                                发布人:省财政厅副厅长 张丰(许梦宇摄)
                
                                               发布人:省财政厅副厅长 左自智(许梦宇摄)

      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
    省财政厅厅长 谷剑锋:

      财税体制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安徽财政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持续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优化资金资源配置,提升财政资金绩效,把一分钱使出十分的劲,赋能全省高质量发展。近两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年均分别增长6.1%、6.7%,保了重点、惠了民生、防了风险,财政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我们深化财政管理改革,重塑财政资金资源配置方式。零基预算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出台改革方案,全面改革预算编制方式,清理重塑省级185项支出政策,编制近两年1599亿元的重点保障事项清单,集中财力办大事,强化跨部门工作协同,推动政府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央视新闻进行了全面深度报道,向全国推介我省改革经验。搭建“免申即享”平台惠企利民。运用工业互联网思维,针对惠企政策兑现过程中企业的“烦恼”,创新搭建惠企政策资金“免申即享”平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实现资金“无感”兑付,该项工作入选国办“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双十百千’工程典型经验案例”(作为我省重点推荐项目亮相第六、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推动资产盘活增效。政府公物仓平台正式上线,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级次资产调剂共享机制。作为财政部确定的试点省份,安徽“农业经营主体画像分析”数据产品首单交易落地,是试点的首创性改革成果之一,既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又助力金融机构控风险、提效率、降成本。
    我们深化积极财政政策工具改革,着力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减税降费顶格执行,在国家授权范围内顶格出台省级政策,编制全国首份财税优惠事项清单,五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3962亿元,有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债券资金早发快用,建立新增专项债务限额分配“赛马”机制,支出进度连年位居全国前列,有效发挥专项债扩投资、稳增长作用。政采环境更加优良,“徽采云”平台全面推广,出台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若干举措,市场主体资金占用年均减少约100亿元。直达资金加快下达,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进度位居全国前列,直接惠企利民。
    我们深化对新质生产力投入机制改革,财政金融协同放大效应显著增强。全省预算安排各类人才资金,保持连续高增长。在科技投入的规模、总量、增幅和结构优化上,均取得明显突破,全省财政科技投入位居全国第4,仅跟广东、江苏、浙江省后,助推我省科技创新能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科技创新担保起步早、行动快,支持金额位居全国第1。统筹162.1亿元持续壮大十大新兴产业“基金丛林”。累计安排40多亿元,支持把“中国声谷”,这个我省唯一“国字号”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打造成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地标。支持组建首期30亿元的大黄山产业投资基金,提升“大黄山”这一国际超级IP影响力。全省财政年均投入近200亿元,支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发展。
    我们深化民生兜底保障改革,多把一些群众关心的事,转化为财政支持的民生实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稳步增强财政聚焦民生的供给能力,每年超80%的财政增量资金用于民生保障,三年来累计投入2000多亿元,从民生实事“小切口”入手做民生工作“大文章”。采取超常规举措破解教育投入难题,教育支出已成为我省财政第一大支出,各阶段教育生均经费明显提升。统筹超30亿元支持我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儿童、创伤、肿瘤等九大区域医疗中心,总量居全国第二位。支持高质量充分就业,年均筹措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5亿元,我省促进就业工作连续5年获得全国先进地区表彰激励。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实现“六个新提升”、做到“六个当先锋”的改革目标,围绕持续发力打造“三地一区”,聚焦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谋划推进新一轮财税改革,积极推出首创性、差异性的“安徽味”“财政味”改革举措,持续擦亮安徽财政改革品牌;与此同时,扎实做好经济逆周期调节财政政策的有效落地落实,着力促进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为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新篇章,贡献财政力量。
   

      答记者问
    中新社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作为财税改革的重要举措,请简要介绍一下安徽零基预算改革的经验做法及下步打算。
    谷剑锋:全省财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以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为抓手,积极推进预算管理方式创新,以政策定项目、以项目定资金,向财政资金要效益、向政府治理要效能,在持续做大财政“蛋糕”的同时,更好地分好“蛋糕”,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明显提升。
    一是支出政策体系得以重塑。全面清理重塑省级185项支出政策,打破“基数”观念和支出固化僵化格局,清退压减资金86亿元,在此基础上,围绕省政府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部门制定的实施细则,形成“1+N”支出政策体系。
    二是重点事项保障更加有力。将大事要事编入清单优先保障,编制2023年省级公共服务、产业扶持、重点建设3类、95项、756亿元的重点保障事项清单,2024年清单事项动态调整至81项、843亿元,在减少专项数量的同时,显著提高资金项目的投入强度。
    三是多部门协同体系创新建立。将分散在各部门的财政“零钱”整合为15个专项资金,通过政策跨部门统筹、资金跨部门整合、工作跨部门协同,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政府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
    四是财政撬动能力显著提升。从原有的产业领域直接补助、无偿补助专项资金中调整结构,统筹162.1亿元,支持组建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加强财政金融协同。
    下一步,全省财政部门将按照深化零基预算改革部署,进一步向横向拓展、纵向延伸、财政金融协同发力,打造零基预算改革2.0版,擦亮安徽财政改革品牌。
    

      安徽卫视记者:省财政厅在推进财政管理改革中,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请问刚才发布人提到的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具体有哪些做法,取得了哪些成效?
    左自智:为了优化惠企资金支出“最后一公里”,省财政厅以“皖企通”为链接点,打通16个市和省级主管部门20多套系统间的数据通道,创新搭建惠企政策资金“免申即享”平台,推动政策申报、审核和资金兑付“一网通办”,让资金“一键直达”市场主体。平台自2023年3月1日上线运行以来,已兑付财政资金159亿元,惠及企业3.4万家。
    一是在政策供给端,建立“政策库”,结合零基预算改革,通过整合财政资金,优化集成支持政策,并进行“颗粒化”分解,让企业一目了然、一看就懂。
    二是在服务企业端,建立“企业库”,运用大数据手段,通过给企业打标识,将政策与符合条件的企业精准匹配,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最大限度地提高政策供给的精准度、便利化和公平性。
    三是在政策兑付端,企业仅需通过“皖企通”端口登录、上传资料,平台就可以智办部门审核、预警比对和资金兑付等全部流程,在让经营主体享受政策资金便利性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持续推进惠企政策资金“免申即享”平台功能优化和迭代升级,在支持企业高效便捷享受惠企政策上,推出一批新举措。

      安徽日报记者: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政府采购市场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请问,安徽在政府采购领域采取了哪些办法?
    张丰:我们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规范政府采购市场秩序。根据国办印发的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我们结合安徽实际,聚焦政府采购监管重点,拟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省公安厅等部门出台25项具体贯彻落实举措,加强政府采购领域执法监督,探索推进政府采购智慧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市场主体的惩戒力度。
    二是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市场主体有感,统筹开展政府采购领域相关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清理妨碍公平竞争、损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隐形门槛和区域壁垒,着力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三是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我们将持续采取预留采购份额、评审报价优惠扣除、提高预付款比例等举措,提升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积极性。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政府采购监管平台同步上线“政采贷”服务,累计发放贷款2.1亿元。今年1-3季度,中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合同金额占全省政府采购规模比例达81.3%。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加强长三角政府采购区域合作,努力营造信息共享、公开透明的政府采购市场环境,助推政府采购领域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请问省财政厅在支持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左自智:我们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健全稳定投入机制,省财政近五年累计投入生态环保领域超300亿元,带动全省各级财政投入1214亿元,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创新建立跨部门资金专班,每年统筹整合5类专项资金共5亿元,专项用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宿州、亳州、六安、蚌埠4市先后入选国家治理试点,累计获得中央财政奖补资金6.8亿元。今年省财政已拨付资金27.2亿元,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二是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十四五”期间启动实施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累计投入24.3亿元,其中巢湖流域“山水工程”入选国家“十四五”首批试点项目支持范围。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支持国土绿化、森林资源管护、林业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
    三是完善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先后实施三轮新安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生动铺展开“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入钱塘”的美丽画卷。今年与浙江省共同出资10亿元,联合设立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两省开展生态环保、产业发展、人才交流、教育共建、医疗健康等多领域专项合作。与江西省、江苏省,分别建立长江干支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赣皖、皖苏考核断面均达到补偿水质要求,长江干流安徽段水质稳定在Ⅱ类优质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政政策,持续加强资源统筹、优化支出结构、提升资金绩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人民网记者: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数据资产管理试点省份,请问安徽财政部门有哪些创新举措和成效?
    张丰:我们抢抓试点机遇,重点围绕数据资产管理合规化、标准化、增值化目标,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数据资产管理取得“从0到1”的创新突破。
    一是全国首例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全流程管理路径得到贯通。探索形成数据“资产化管理-产品化开发-市场化流通-收益合理化分配”全生命周期管理路径,研究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产权登记,开出“第一个”数据资产产权登记证书,为数据资产规范管理奠定基础。
    二是全国首单依规审批授权运营主体开发的数据产品公开交易。从“惠民惠农一卡通系统”数据资产实例着手,大胆实践、敢于创新,开展实践探索,经财政审批,由单位授权运营主体开发的“农业经营主体画像分析”数据产品,在深圳数据交易所上架。目前,运营主体已与4家金融机构签约,实现首单交易,已为金融机构、广大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是全国首例地方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制度出台。总结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践,建立制度,发布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蓝皮书。从规范流程、合规评估、技术支撑“三重保险”构筑全流程管理的安全保障体系,为探索数据资产管理提供“安徽经验”。
    下一步,我们将抢抓数字经济发展风口和财政部试点机遇,稳步扩大试点范围,鼓励创新、容错免责,继续挖潜农业、金融、医疗领域应用场景,分阶段制定地方规范,探索建立全省数据资产智慧管理平台,促进数据资产合规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安晚报记者:请问财政部门如何立足职能,支持推动安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左自智:近年来,我们围绕安徽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多渠道加大投入,着力支持公立医院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内涵式发展。
    一是建立重点专科“揭榜挂帅”机制。引入赛马机制,鼓励医院揭榜挂帅与主管部门签订责任书,“一专科一策”给予资金支持。自2022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支持打造10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二是多层次培育卫生健康人才。支持推动实施“江淮名医”培育工程,每三年选拔培养各层级医学人才850名。加大医疗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支持力度,对来皖工作的人才和团队,给予最高3年200万元扶持经费补助。
    三是大力支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省财政统筹安排140亿元,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引入优质医疗资源开展合作办医,我省获批的9家医院全部开诊运营,总量居全国第二位,已合作开设名医工作室43个、诊疗科目192个,着力解决群众就近看病需求。
    四是支持地市申报国家示范项目。先后推荐芜湖市、淮南市,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获中央补助资金10亿元,积极探索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围绕建设高水平医院、高水平临床专科、高层次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资金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助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s://czt.ah.gov.cn/czdt/czyw/1496727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