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以“四个加强”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时间:2023-07-10 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作者:佚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坚持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教育引导、拓宽就业渠道、落实重点帮扶等方面持续用力,不断提高就业工作质量和效率,努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014至2022年,学院共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908人,有就业意愿毕业生就业率实现连年100%。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集中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和金融机构,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匹配度达到95%以上。毕业生就业层次较高,就业质量良好,年平均薪酬与学费比率达到3.5。根据第三方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学院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职业发展情况)评分达到90分以上;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在诚实守信、职业操守、团结协作、知识理论储备、开拓创新能力、实践技能以及综合素养等方面的满意度均超过90%,总体工作表现满意度达到94%。
2023年,学院共有毕业生125人,除部分毕业生因报考公务员自愿放弃就业外,总体就业率继续保持稳定。截至6月20日,学院毕业生企业签约率为84%,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录用比例为10.4%。毕业生企业签约更加多元,其中国有企业占比20%,三资企业和其他企业分别为32.8%、31.2%。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服务业为重点就业行业,达41.6%。毕业生留沪就业比例达到63.2%。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学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院务扩大会实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工作动态,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研判,统筹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加强资源统筹配置,构建“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形成研究生部、教务部、合作项目部、教研部、推广发展部等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参与、扎实推进的就业工作格局。抓实产教融合,突出协同联动,充分发挥校外导师实务经验丰富优势,有效利用上海市财政局、上海电气、普华永道、安永华明、浪潮集团、天职国际等研究生实践基地,积极构建“招生—培养—实习—就业”全链条联动机制,不断提升学院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经统计,学院历届毕业生由实践基地择优录用比例达到30%。完善就业工作流程体系,制定工作启动期、攻坚期、冲刺期、收尾期阶段性目标,明确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与职责,压紧压实工作落实。健全以就业质量评价、就业工作评价、第三方评价为一体的质量评价体系,努力推动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工作质量“双提高”。
二、加强教学管理,提升教育质量
将就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职业发展与专业教学相融合,把就业观、成才观等教育纳入研究生教学培养全过程,引导研究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带头上好“第一课”,帮助研究生深入了解国情社情,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奉献青春”的价值理念。教学培养环节,开设《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审计职业道德》《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等专业课程,协同推进学业、就业、事业教育,培养研究生职业认知,增强“诚实守信”意识。综合能力提升方面,聚焦研究生就业方面的困惑与问题,分阶段邀请实务专家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知评价、就业能力提升、就业形势与政策等系列讲座,开展就业能力提升训练活动,对研究生进行全方位辅导,提升就业竞争力。实习实践环节,开展“研究导向型实习”,实现专业实习与就业实习相融合,帮助研究生积累实务经验、提升岗位适应能力,为实现高质量就业夯实基础。现任职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区域审计中心的2020届毕业生季宸伊同学评价说:“学院合理的课程安排、丰富的就业讲座、强大的就业平台,帮助我们能够更快地找到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做好求职准备,抓住宝贵的就业机会。”
三、加强资源开发,拓宽就业渠道
实施教育部“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计划,学院领导带队赴企业走访调研,问需问计,深化校企合作,完善供需对接,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发挥学院高端财经人才培养基地优势,积极整合高端项目校友资源,定向为毕业生拓展校招渠道,EMBA、EMPAcc、全国高端会计人才项目以及地方会计领军项目校友已成为学院毕业生就业的主开拓渠道。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每年邀请10余家校友企业来院开展定向招聘;依托教育部“24365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云就业平台”,组织研究生参加院外大型综合双选会、行业招聘会、重点单位宣讲会等各类招聘活动;持续构建完善“线下+线上”相融合双向选择平台,邀请天职国际、立信会计、德勤等一批合作稳定的企业面向学院毕业生举办多场专场空中双选会。此外,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每日收集整理招聘信息,结合研究生就业意向、就业状态等,通过学院就业网、微信群等精准推送至毕业生,有效提升人岗匹配精确度。
四、加强重点帮扶,彰显学院温度
坚持“精准帮扶”的工作理念,实施精准帮扶行动,建立“一生一案一策”工作电子台账,做到人员底数清、就业需求清、帮扶举措清,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有重点的就业指导服务。针对毕业生个体情况差异较大的特点,充分发挥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贴近学生的比较优势,实时动态排摸毕业生就业去向,全过程了解毕业生求职进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细化就业指导,实现就业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2023年,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6人。针对一位毕业生多次求职受挫、陷入迷茫失去就业意愿的情况,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动贴近学生,帮助其进行自我评价与职业分析,重新树立就业信心,精准推荐其参加上海市某区教师招聘活动,并被录用。现任职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2023届毕业生邓嘉铭同学评价说:“感谢上国会的所有老师,是你们的悉心教导和关怀,让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受益匪浅……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持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也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求职挑战。”
新时代新形势,学院将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一体推进,不断健全就业机制,持续提高就业质量,推动学院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原文链接:http://www.mof.gov.cn/gkml/diaochayanjiu/202307/t20230710_389538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