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监管局:为担当引航 推进财政监管提质增效
时间:2024-10-09 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作者:佚名
近年来,上海监管局提出并实践本局特色的监管思路“高举监管大旗,掌握文件要义,坚持寻找‘三新’(新情况新问题新呼声),到现场去、用组合拳、把话讲好”,持续推进财政监管提质增效。
坚持政治统领,激励“愿担当”。一是“高举监管大旗”,坚定政治清醒。深刻认识到党中央是当家理财的,财政部门是为党中央当家理财做具体服务保障工作的,财政监管是党中央赋予财政部门的职责,是为财政履职做好服务保障的。因此,坚定地提出“监管大旗不能倒”,并作为全局发展体系的灵魂。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会监督重要论述精神时,进一步振作士气、坚守使命。二是“掌握文件要义”,坚定理论自信。坚持法治思维,梳理政策依据,编撰形成64页的《工作指导手册》。在此前提下,确定以收集和分析信息、查验和处理问题、完成审核审批事项为基本任务,将监管职责进一步具体化,形成地方财政运行、部门预算监管、转移支付监管、财政金融监管等5方面具体的《分类指导意见》,明确各自的监管目标、原则、任务、方式和人才培养计划。三是“坚持寻找‘三新’”,贯穿问题导向。凝练“创新、风险、公平”监管方向,将新情况新问题新呼声作为处室和干部的亩产要求,把发现问题放在首位、先决的位置,并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既发现问题,更推动解决问题。
深化党业融合,引领“敢担当”。一是“三部曲”深化思想工作。推出“感恩-动力-求效”教育,融合“自悟、教育、纪律、示范、批评、楷模”6种方法,由感恩催生动力,由动力催生实效,不断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开展“感恩新时代”学习研讨,引导党员干部感恩党的教育、机关氛围、组织培养、同志帮助,提升“悟思想”的层次;提出“动力三问”,即是否需要加动力、动力源在哪里、怎样加动力,启发党员干部将学的成果转化为干的实绩;大力倡导“求效”,具化“效”的三类要求(其中政治性是第一性的要求,其次是速度和灵敏度、深度和质量),压实“求”的四级责任(局长、班子成员、办公室、处长)。二是“项目制”示范攻坚克难。将业务和调研的难题、与金融司联建联创课题等作为党业融合的示范项目,明确项目的理论来源、决策要求、党业融合着力点以及监管目标和成果体现,激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双通道。三是“树品牌”浓厚机关文化。坚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财政部史部风相结合、与上海城市精神相结合,形成“求好向前”机关精神、“朴实灵捷”机关作风、“简单光明”机关氛围这十二个字的本局文化品牌,寓意重质求精的价值取向和一往无前的奋斗状态,体现艰苦朴素、实事求是的作风要求。同时,提出“冷视诱惑,胆子自然变小;热爱沪局,思考必定及深”的本局廉政警语和肃政敬语,引导党员干部兼备底线与情怀,臻于廉政与勤政相统一。
加强能力建设,赋能“善担当”。一是打牢调查研究基本功。局党组带头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调查研究,弄清调查研究的方法论,形成“立足小切口、到矛盾深处去,增加调研次数,设计问题和提问的方式、做好充分准备,立体式分析”等学研成果,并全部付诸实践。二是充实财政监管工具箱。以流程再造为基本逻辑,形成“到现场去、用组合拳、把话讲好”监管思路,确定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等10个监管手段、14个工作模板,推进信息化和数据库建设,努力提升财政监管“闻一知十、一叶知秋、见木成林”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打造监管能手试炼石。将能力培养与考察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全体、集体、个别“三种商议”提倡务虚,在说清议透中提高“考不倒、问不倒、难不倒”专业能力。每年举办“自我上课”,集中交流“查得快、定得准、谈得下、写得当”等经验做法。充分运用帮带制度、谈心谈话、五四座谈等,倡导多吃苦多奉献、多提问多钻研、多借鉴多互助,始终坚持选树先进、常态监督、改进作风、加强内控,以严管厚爱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三观”、忠诚干净担当。
原文链接:http://sh.mof.gov.cn/dcyj/202410/t20241008_394501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