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财政厅: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彰显贵州财政六大特征
时间:2022-01-19 文章来源:财政部 作者:佚名
贵州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石化清
贵州财政系统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彰显贵州财政“讲政治、为人民、敢担当、谋发展、守纪律、强队伍”六大特征,不断推动全省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讲政治:忠诚核心是贵州财政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
贵州财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对财政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国之大者”,切实把“两个维护”贯彻到财政工作各个方面,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财政保障。贵州创造了赶超进位的“黄金十年”,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一是全力以赴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工作。贵州曾是中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如今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成为中国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本”,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全省财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只增不减;出台了一揽子扶贫资金管理文件,“挂牌督战”加强全链条资金监管,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更加规范、高效,奋力冲刺撕掉我省绝对贫困标签。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保持财政投入规模,调整支持重点,构建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二是全力以赴支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省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积极筹措疫情防控资金,为第一时间将疫情“控住”,提供了坚实财力支撑。支持全省各地防控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筑牢人民健康“保护墙”。省级财政制定出台应对疫情防控财政保障措施20条,统筹推进全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通过系列财政“组合拳”,推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贵州战法”落地落实。
为人民: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鲜明的价值取向。贵州财政系统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树牢过“紧日子”思想,重点保障民生资金。不折不扣落实好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执行压减后的一般性支出预算,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切实把有限资金用在紧要处、用在刀刃上。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加大重点民生领域资金投入,统筹做好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生态环保等民生政策所需资金保障工作,近5年全省民生资金年均增长8.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平均比重保持在70%左右,人民群众获得感更足、满意度更高。
二是强化资金使用效益,提高为民理财水平。大力推动零基预算改革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有机衔接。坚持零基预算和预算绩效管理“两个轮子”一起转,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应用好绩效评价结果和预算执行结果,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对沉淀资金一律按规定收回统筹安排,树牢“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预算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坚持当好“过路财神”、不当“甩手掌柜”,推动直达资金直接惠企利民、精准直达基层。
敢担当:沉着应对风险挑战,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
贵州财政长期底子薄、收入少,财力十分有限,近年来面临债务压力、疫情冲击、减税降费等多重因素叠加,财政收支矛盾尤为突出。面对困难和问题,贵州财政人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敢于担当,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牢牢守住安全稳定的底线红线。
一是迎难而上,强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坚持从长远、全面、有效的角度来审视、考量和应对我省债务问题,摸清市县债务底数,量化风险和缺口,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制度体系,着力强化债务举借、使用、偿还、预警、监督、问责的“闭环”管理。加强债券资金使用效益管理,建立完善新增专项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依法将政府债务本息纳入预算管理,严禁违法违规新增举债,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将债务风险防范化解纳入全省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对省直部门和市县政府的考核约束,会同省纪委监委抓好联合监督,引导树立“化债也是政绩”的理念,坚持一手抓化债、一手抓发展,两手抓、两手硬。
二是多措并举,兜牢兜实市县“三保”底线。当前,我省财政收支“紧平衡”加剧,财政“三保”压力很大,全省财政部门坚决把“三保”工作当成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省级财政最大程度推动财力下沉,新增下达转移支付和转贷新增一般债券,提高市县“三保”保障能力。加大“三保”风险动态监测和管控力度,建立工作台账实时追踪,建立省财政厅领导班子成员、业务处室对口指导联系市(州)和重点县(区)机制,开展“三保”蹲点式大调研,深挖问题、研判风险,帮助市县破解“三保”运行管理上的难点和堵点。
谋发展:助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见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视察贵州重要讲话中提出,贵州要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省确定围绕“四新”主攻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贵州财政系统积极统筹各类财政资源,全力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
一是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深入研究经济运行规律,增强市场意识、树立投资理念,制定印发政府投资基金优化整合实施方案。省级财政统筹安排200亿元,设立“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原则,采取“政策刚性+基金弹性”的方式,运用基金投贷联动融资新模式,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放大杠杆效应,按照1:4的撬动比例,吸引更多社会和金融资本投入,大力推动我省“四化”进程。
二是研究制定财政政策支持措施。省级财政积极制定财政支持“四化”政策,围绕“增投入、优结构、降成本、促发展”出台了财政支持新型工业化19条措施、支持新型城镇化18条措施和支持农业现代化25条措施,正在研究制定财政支持旅游产业化和支持大生态战略措施,通过专项资金、激励奖补、新增政府债券、基金投入等多种方式,加快支持推动我省“四化”发展。
守纪律:不断推动财政工作规范化运行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贵州财政系统坚持问题导向,以刀刃向内的精神,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依法理财水平,规范财政工作运行。
一是压实责任,狠抓审计问题整改。全省财政部门把审计问题整改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狠抓落实,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压实整改责任,确保整改工作到位,以“大整改”推动全省财政系统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规范财政管理,强化内控制度执行和纪律约束。省财政厅建立奖惩机制,将审计问题整改情况纳入厅机关绩效二级考评“负面清单”管理。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有效防止屡改屡犯、屡犯屡改,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二是开展专项整治,加强财政运行监督。开展全省县及县以下财政监管专项整治。设置1个月“窗口期”,对“窗口期”内主动坦白交代问题真心悔过的,给政策给出路,否则将从严从重处理。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构建上下联动、分级负责、一体推进的管理责任体系,完善纵向贯通、横向制约、相互衔接的内控制度体系,形成数据监控、日常监管、系统集成的动态监管体系,构建协同贯通、联动协作、同向发力的外部监督体系。全面推进预算一体化系统建设,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建立“制度+技术”财政运行监督机制。
强队伍: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要求,贵州财政系统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动摇,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为不断开创财政事业新局面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是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坚持把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作为干部教育培养的重要载体,按照“分层分类、重点培养、梯次储备”的原则,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干部教育培训、选派基层锻炼、岗位“传帮带”等多方式,加强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培养,提升财政干部综合能力素质。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省财政厅制定出台干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干部能上能下制度,进一步强化干部日常管理。
二是选树财政干部先进典型。近3年,省财政厅1名同志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1名同志获得省(部)级各类表彰;市县财政部门也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涌现出大批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了优秀财政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了全省财政系统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集中展现了我省财政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原文链接: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xinwenlianbo/guizhoucaizhengxinxilianbo/202112/t20211201_377106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