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财政法治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论坛

大连监管局:“互联网+监管”助力会计监管提质增效

时间:2023-04-15 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作者:佚名

就地开展常态化会计监管是监管局财会监督的重要内容。大连监管局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持续推进财会监督试点实践,加强会计监督信息化建设,依托智能化财务分析工具对属地上市公司开展常态化分析研究,提升监管工作质效。

  一、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上市公司全面“体检”

  为克服传统监督手段获取数据不全面、不畅通、不及时,数据“颗粒度”低的短板,解决人工数据分析过于依赖人员判断、存在思维盲区、难以构建标准化流程等问题,大连监管局探索运用“互联网+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充分利用智能化信息平台,多渠道整合属地上市公司数据资源,及时捕捉资本市场各类信息披露、舆情动态等关键事项,实现上市公司风险监控全覆盖。利用财务舞弊分析系统,抓取属地上市公司历年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及各类经济指标,对比相同行业不同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全面体检和全链条画像分析。结合系统推送的异常信息进行穿透分析,精准定位,科学评估企业财务“健康度”,实现从被动应对风险到主动预测处置的转变,大量节省工作时间和人力成本。

  二、整合异常信息精准定位企业“病灶”

  一是划分风险等级选择重点企业。以财务异常信息为基础,按照异常指标数量和差异率对全市上市公司进行排名,划分风险等级,结合属地经济发展特点及监管重心,从生活服务类、机械制造类、交通运输类等多个行业中选取重点企业进行深入分析。二是集体会诊研判企业风险。邀请专业人员参与分析研究,对系统推送的大量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去粗取精,聚焦突出问题,深入剖析数据异常原因,科学研判潜在风险,并对后续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三是面对面座谈把脉企业风险。邀请重点企业财务负责人进行专题座谈,直面问题,核实疑点,找准症结。经过充分交换意见,了解分析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提出化解的意见建议,指导企业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

  三、提示审计风险落实闭环监管

  结合企业座谈反馈意见,对异常信息和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研判。一方面,深入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重点指标变化的影响,排除正常经营产生的数据波动。如系统对某企业资产负债率大幅度递增发出风险警示,经约谈企业了解到,指标异常是由于企业订单数量激增造成存货和预收款项均明显增加,进而使资产负债率产生较大波动,实际反映的是企业总体运行质量提升,合同履约能力良好的趋势。另一方面,全面梳理异常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不良影响,确定风险隐患,提请相关企业的年报审计机构予以重点关注,并要求及时反馈审计情况。如针对发现的问题,梳理出个别科目异常等风险点,向负责公司年报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发出《关注函》并实地走访审计项目组,明确关注事项,提示其切实履行审计责任,有效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通过“由企到所、由所到企”相互衔接的监管模式,实现监管局对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闭环监管。

  四、贯通协调推动形成会计监督合力

  一是加强横向协调。财会监督试点的重点企业名单中除了上市公司,还有金融机构、央企分支机构、地方国企等,由于这部分企业相关数据是资本市场等公开渠道无法获取的,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无法发挥有效作用。为此,我局与地方财政、税务、证监等部门建立财会监督协同监管工作机制,在监管系统数据共享、政策衔接、重大问题处理、专项检查开展及结果运用等方面加强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合力。二是加强纵向贯通。用好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监管平台”“预算一体化系统”等信息化平台,便捷获取企业审计报告、财政资金拨付等信息,助力会计监管。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财政部报告和地方党委、政府反映,发挥好财政监管“哨兵”“探头”“参谋”作用。三是加强对企服务意识。在履行财会监督职责过程中,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在指导帮助企业发现问题、防范风险的同时,认真听取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反映的实际困难和意见建议,搭建良性沟通平台,为逐步构建长效监管机制和常态化监督打好基础。


原文链接:http://dl.mof.gov.cn/caizhengjiancha/202303/t20230328_387515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